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資訊網站首頁新聞資訊
江漢油田:優化資源配置實現利用效率最大化
外委外雇費是油田單位成本中的一項重要支出。為切實壓減外委外雇費,江漢油田牢固樹立“精細管理出效益、精益管理出更多效益”的理念,大力倡導“自己能干的活堅決自己干”。各單位積極踐行,全面對自身人力、隊伍、設備等資源情況進行全面摸查和分析,通過各種手段和措施實現降本減費。江漢鹽化工在全廠范圍內挑選動手能力強、愛思考、愿意從事維修工作的37名員工,充實到檢維修隊伍中,并購置電焊機、等離子切割機、塑焊機、液壓拉馬、塑焊機、氬弧焊機等專業維修設備,加強培訓培養,將原來只能外委的業務收了回來,降本增效成績明顯。
在此基礎上,對于油田各單位自己沒有人員、能力或者資質從事的業務,確實需要外委外雇的,油田積極從全局層面進行統籌,大力摸清市場資源現狀,按照資源、業務類別對供給方、需求方的各類資源進行清查,建立完善資源優化配置管理平臺,為隊伍和市場之間架起有機橋梁,做到油田單位之間“自已能干的活自已干”。
廣7-12井轉注工程、老2-9-17CZ井轉注工程……2018年12月24日,江漢采油廠一將需要實施的地面工程項目在資源優化配置管理平臺發布,立刻就得到內部施工單位的積極響應,表示愿意承攬項目。2018年,油田有400多個市場需求項目在這個平臺上找到了隊伍,項目累計金額超過2億元。
“我們搭建資源優化配置管理平臺,一方面是優化油田內部的資源配置,提升各項資源的利用效率,最大化減少油田整體的外委外雇支出;另一方面,也是通過這種內部的市場化運行,讓供給方更加明確需求方向,打造市場需要的優勢專業、技術和團隊,從而進一步提升外拓市場的能力?!鄙a運行管理部資源配置科科長周啟軍介紹說。
近年來,隨著數字化、智能化進程的加快,油田油氣生產單位的信息化工程需求量急劇上升,針對這一市場需求,水電分公司發揮其擁有的水電、通信隊伍優勢,加強取證工作,取得通信業務工程施工總承包3級資質,先后承攬了荊州采油廠油氣生產信息化工程,油田中心礦區公共區域視頻監控工程,江漢采油廠王場、潭口、鐘市區塊新井信息化配套工程,坪北經理部產建平臺生產信息化配套工程等項目。油田技術監督中心充分利用承擔涪陵頁巖氣田壓力管道檢驗檢測項目積累的經驗,打出品牌,先后中標了潛江金華潤化肥有限公司和金澳科技公司的壓力管道檢測項目,在社會市場創出一條路。
(雷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