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資訊網站首頁新聞資訊
千億市場規模!磁性材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
《2022年中國磁性材料市場現狀調查與未來發展前景趨勢報告》認為,我國磁性材料產業正處在“從大到強”發展過程中,但是作為新興發展中國家,由于磁性材料行業激烈的同業競爭,我國磁性材料行業和企業發展面臨諸多波動性和不確定性。浙商證券首席分析師馬金龍在日前召開的2022(第一屆)高端磁性新材料發展論壇上認為,磁性材料是未來電氣化大時代的核心材料。從目前來看,正是低碳經濟引爆全球新能源汽車發展以及小型輕量化汽車爆發式增長,帶動了磁性材料的長期需求。
隨著科技與環保不斷深入社會生產生活,我國信息技術、能源技術、交通技術等領域高端材料核心技術進入突破關鍵時期。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指出,沒有材料核心技術就相當于在別人家的地基上蓋房子,再大也“不堪一擊”。此前,隨著我國經濟爆發式增長,材料能買則買,對材料的原創性、基礎性、支撐性缺乏足夠的重視。
面對高質量發展需求,我國高水平材料產業化有待進一步發展,高端材料技術壁壘日趨顯現。干勇認為,目前,新材料已經成為我國材料“短板”中的重災區,對產業安全和重點領域構成重大風險,對“卡脖子”材料的突破迫在眉睫??梢源_定的是,作為戰略性新材料,我國磁性材料要跟上時代腳步,不斷向高端化發展,如果不“迎頭趕上”將會失去市場。
我國還不是磁性材料制造強國
隨著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更新和發展,磁性材料市場如何適應新應用市場發展成為行業企業最關注的話題。目前,我國磁性材料工業憑借豐富的資源、勞動力優勢以及巨大的國內外市場支持,從微不足道的產業一躍成為全球的前列,呈現出明顯的規模、地域集中趨勢。特別是,隨著電子、電氣工業的快速崛起,我國已經成為全球磁性材料研發、生產和消費大國,但還不是磁性材料制造強國:
一是企業多、小、散,沒有綜合競爭優勢和核心競爭力。
二是自動化程度低,生產成本大幅增加。
三是供應鏈不穩定,上下游議價能力越來越強。
四是潛在競爭者越來越多,行業競爭加劇。
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磁性材料分會副秘書長翁興園認為,我國磁性材料行業內的市場競爭,表現在中低端產品同質化價格競爭更趨激烈,傳統市場和固定客戶在上游漲價、下游產業降低成本要求不斷的“雙重”擠壓下,很多企業為了生存不得不壓縮利潤空間,在同行中不斷相互“殺價”,不少企業固定客戶在競爭中流失,導致生存艱難。
值得關注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蔓延、防控打破了我國磁性材料行業正常的生產秩序,全行業面臨新的壓力。自2020年二季度以來,隨著我國國內經濟復蘇和國內外疫情、經濟和國際關系形勢的變化,疊加我國環境保護等因素和部分相關產業鏈前端產能過剩等原因,幾乎所有相關磁性材料原材料價格一路上行,有的品種供應十分緊張。例如,專業從事最新一代永磁材料——釹鐵硼永磁生產和技術開發的寧波科寧達工業有限公司,其總經理辦公室主任姚麗紅曾在去年表示,科寧達根本不愁訂單,愁的是產能不足。
在全球電動化浪潮下,高性能磁性材料供需結構呈現偏緊趨勢。中關村不銹及特種合金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產業研究人士分析,目前我國磁性材料部分細分品種集中度過高,需求方議價能力較弱,需要關注市場需求方面的變化,特別是短時間內下游市場停工停產所帶來的需求變化。
磁性材料有望成為下一個創新熱點
磁性材料作為一種重要的功能材料,在信息時代所占地位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預計2023年我國磁性材料市場規模將達到3250億元。目前,在“雙碳”目標推動下,我國磁性材料下游市場需求整體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由于我國環保政策不斷出臺,磁性材料行業大量小企業因為環保要求不合格而退出,未來行業集中度將不斷提升,有望成為我國下一個創新熱點。新興領域往往有著較高性能要求,高端磁性材料難以被替代。我國磁性材料工業必須加強科技創新力度、加強技術改造、加強企業管理水平,調整產業結構和提高產品檔次,使我國磁性材料從大國走向強國。
有一種說法:“過去是插件、現在是貼片、將來是集成”。但是,我國磁性材料產品在技術性能、生產設備、產品質量和合格率等方面與國外先進技術相比尚有差距?!白?018年以來,我國磁性行業企業發展情況差異較大,兩極分化情況十分突出,整個行業形勢復雜多變,不少企業基本是在維持生存,無利可圖,難以投入創新發展?!蔽膛d園分析。
縱觀國際國內市場發展需求,磁性材料市場前景十分光明,然而卻面臨信息產品結構調整,比如手機多媒體化、電腦筆記本化、電視平板化、汽車電子化、照明節能化……這些發展趨勢使我國磁性材料工業處于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并存時期,特別是隨著新能源汽車逐步放量,高性能磁性材料需求格局有望顛覆,必須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努力提高磁性材料性能和產品質量。磁學和磁性材料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沈保根認為,隨著新一代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加速融合,磁性材料產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仍有不少“突破口”,要依據產業鏈圖譜,精準做好強鏈補鏈延鏈文章。
強鏈方面:重點從磁性材料性能、溫度穩定性、服役性能、毛坯制造技術、表面防護技術、成本等多方面鞏固優勢地位,提升磁性材料產品競爭力。
補鏈方面:引進一批磁性材料制造關鍵裝備、突破一批新型磁性材料產業化制造技術、提前布局一批前沿磁性材料及器件。
延鏈方面:深化磁性材料應用推廣,促進磁性材料制造業與下游應用產業協作配套,支持電動汽車、家電、注塑機、紡織機、日用品、電動工具等產業應用。
未來磁性材料中低端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隨著我國工業發展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的變化,磁性材料將有一個10-20年較長發展期,產品結構將向數字化、平板化、集成化和節能型發展,整個行業將向高投入、高產值、高利潤方向發展,因此,唯有加速轉型升級才能跟上市場發展速度。2022年,在新冠肺炎變異病毒影響下,在世界經濟和地緣政治不確定變化下,我國磁性材料行業仍將風云變幻。目前,我國中高端磁性材料制品企業中少數技術優勢強、自動化水平高的企業訂單充足且利潤率較高,與5G、大數據、云計算、新能源、物聯網相關應用的磁性材料產品和器件市場進一步趨好。
新冠肺炎疫情過后,我國磁性材料產業鏈生產計劃后置將給行業反彈提供機會,特別是經過短暫自我修復調整期后將加快推進行業企業優化升級調整,未來,中低端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而高端市場則會被有技術、有市場、有規模優勢的少數企業所占領。需要強調的是,高性能磁性材料技術是企業邁向高端應用的關鍵一步,因此磁性材料制品企業必須堅持高端化路線:
1、集中戰略。我國磁性材料企業集中力量搞好主營產品,獲得規模競爭優勢,不能“處處開花”。
2、成本領先。我國磁性材料工業與國際磁性材料巨頭競爭,只有靠低成本競爭才能占據世界磁性材料市場一席之地。
3、鞏固陣地。我國磁性材料企業必須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技術水平、管理效率、降低原料與能耗成本,鞏固已經占領的陣地。
4、技術跟進。我國磁性材料企業要想在技術劣勢情況下在國際競爭中生存和發展,必須通過科技創新擁有自己的專利技術。
5、國際擴張。我國要想成為世界磁性材料行業強國,必須靠資金收購國外轉產企業、靠集中產品成為龍頭企業、靠橫向聯合實現“強強”聯合或以強并弱、靠縱向聯合與上下游形成聯盟、靠多元化產品發展壯大、靠跨國經營取得國際公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