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資訊網站首頁新聞資訊
中國石油:強化裝備完整性管理 提升本質安全水平
進入新發展階段,集團公司提出了建設基業長青的世界一流企業目標,這為裝備的科學化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隨著集團公司產業鏈不斷延伸,裝備的復雜性、專業化程度、信息化水平越來越高,對裝備管理的要求和期望不斷增加。集團公司明確要求,要借鑒先進企業裝備完整性管理經驗,抓好集團公司裝備完整性管理工作。
開展裝備完整性管理是貫徹落實集團公司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舉措,是推進裝備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工程和物裝管理部借鑒國內同行的先進管理經驗,認真研究將裝備完整性管理確定為集團公司“十四五”裝備管理的重要方向和有力抓手,圍繞裝備可靠性提升發力,結合專業特點和管理現狀,按照試點探索、有序推進、成熟推廣的步驟組織開展。2020年以塔里木油田、長慶石化、廣西銷售和川慶鉆探為試點單位,開展集團公司裝備完整性管理試點工作,以點帶面努力構建中國石油特色的裝備完整性管理模式。
塔里木油田突出風險管控 加載智慧“芯片”
記者 張思敏 通訊員 柳楠
中國石油網消息 在裝備完整性管理上動腦筋,優化壓縮機運行工況。截至6月20日,塔里木油田東河油氣開發部通過優化設備運行等措施,累計節能4500噸標煤。
塔里木油田始終站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政治高度,不斷對標提升管理水平,面對裝備完整性管理的“全國卷”,精心烹制“私房菜”,向突出風險管控“精準落子”、與智能化發展有序“接軌”,全力將試點打造為示范。
3月底,塔里木油田編制的《油氣田地面工藝設施用電加熱器》企業標準入列集團公司重點實施標準目錄。此標準旨在實現相關設備全生命周期風險可控,填補行業標準空白。
把技術成果轉化為管理標準,是塔里木油田精益求精推進裝備完整性管理的一個縮影。在持續建立特色的裝備完整性管理模式的進程中,塔里木油田多年來形成特種設備全生命周期“六嚴”管理模式,共消除隱患1.3萬余項;形成防爆電氣“六優”管理模式,共削減設備問題6.1萬臺(次)。
今年,塔里木油田堅持“繼承與發展、分階段分步驟、先試點后推廣”,以全生命周期分類綜合施策管控風險為抓手,推動裝備完整性管理,落實7方面舉措,實現裝備本質安全、性能優良、綠色高效。
精益求精,是塔里木油田提升裝備管理水平的態度,更是以安全綠色護航“穩增長”的責任。1至5月,該油田井控裝備故障率同比降低36.7%,鉆井事故復雜時效同比降低2.82%,創近5年最好水平;落實注氣壓縮機全生命周期科學管理提高注氣效率,保障天然氣調峰和戰略儲備需求。
截至6月23日,塔里木油田迪那油氣開發部迪那處理站為各類設備建立“檔案”,完成14項清單、75個臺賬?!扒鍐?臺賬”巡檢模式下,該站全員常態化隱患排查工作氣象一新:每日排查發現隱患數量上升35%,較大隱患占比上升40%。風險管控更有效,設備本質安全更靠實。
塔里木油田踐行“三好三優”管理策略——前期“選好”裝備、強化“優生”管理,中期“用好”裝備、實現“優育”管理,后期“管好”裝備、實現“優化”管理,促進管理提升由點及面、推己及人。
以裝備管理示范區為“X軸”,以典型管理經驗為“Y軸”,塔里木油田建立裝備完整性管理立體“坐標”,目前已建成牙哈處理站往復式壓縮機示范基地,壓縮機單機運行超12萬小時,綜合完好率98.5%以上,獲評“高壓循環注氣全球模范現場”。
“智能工廠切實推動安全管理實現關口前移,提升工作效率?!?月24日,塔里木能源公司設備技術部副主任程會武說。該公司通過打造信息化工業化深度融合的智能工廠,實現關鍵生產設備全生命周期、生產工藝全流程數字化管理。
裝備完整性管理與數字化轉型智能化發展“接軌”,逐漸成為塔里木油田發展中的智慧“生態”。今年,在建成設備和物資管理兩個信息化平臺的基礎上,塔里木油田從裝備、管理、經營決策入手,推動設備精益化管理、智能化發展,逐步建立具有全面感知、自動操控、智能預測等功能的智能化生產運營模式,構建支撐“世界一流”的裝備管理保障體系。
同時,塔里木油田持續推進在線監測智能診斷技術在關鍵機組的應用,加快先進技術應用和“球形儲罐在線狀態監測與風險評價系統研究”等科研攻關,為解決裝備管理“卡脖子”問題探索更多更優解。
點評
上游企業裝備設備一般使用年限較長,技術狀態下滑程度較嚴重,具有一定安全風險。對此,集團公司啟動試點工作,探索具有上游業務特點的管理方法及路徑,逐步建立管理模式和體系,以達到“控制風險、提升效能”兩個核心目標,保障上游生產鏈暢通、生產狀態安全平穩。塔里木油田在存在上述裝備管理工作特點的同時,有數字化建設成果的良好基礎,具備基于風險管控的監測評價水平。下一步,勘探與生產分公司將堅持安全為前提,按前、中、后期三個階段,推動標準化選型、可靠性維修和預知性維修以及設備再利用等具體措施有效落地,及時從中總結經驗,在不斷改進提升的基礎上,充分發揮以點帶面的試點推廣作用。——勘探與生產分公司設備管道與海工處副處長 張曉東

長慶石化讓管理更加精細 讓設備“長治久安”
記者 陳青 特約記者 朱虹
中國石油網消息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6個月,長慶石化動設備故障檢修率僅為6.5%,機封、軸承等主要備件的消耗量同比再降一成。集團公司裝備完整性管理試點工作在長慶石化初見成效。
煉化企業高溫高壓、設備數量及品種繁多,24小時不間斷運行,設備既是生產的基礎,也是安全的保障。
作為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工廠,近年來,長慶石化依托工業互聯網,建立了機電儀智能化平臺,開展了設備健康管理,開發了智能設備管理、智能電網電氣、智能儀表管理、自動平穩率監控、工控網絡安全等系統,實現了設備在線巡檢、故障預報警、高溫在線測厚、數據統計、預知性維修等智能化應用,并通過三維數字化平臺向生產、設備、安環、資產等業務領域提供可視化空間和動靜態數據集成服務。
“裝置智能水平的提升,使我們擁有了大量‘動、靜、電、儀’設備的運行數據,在探索如何利用這些數據使設備管理更科學,檢維修更合理、更經濟的過程中,國際通用的‘設備完整性管理體系’,成為我們研究的重點課題?!?nbsp;長慶石化公司總經理助理趙飛介紹說,煉化企業通常以完好率、故障率等指標來評價設備運行狀況,而設備完整性管理體系采用的裝置可靠性指數、維修費用指數等,可實現全球對標。
2021年3月,長慶石化成為集團公司4家裝備完整性管理試點單位之一。按照試點方案,長慶石化將從設備風險分級、檢維修策略制定、故障管理、完善KPI、大檢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開展工作;這要求設備管理及技術人員充分理解企業運營安全、非計劃停機時間等KPI指標,并掌握FMEA、RCM等完整性分析技術方法的應用。為此,長慶石化首先在新理念落地生根上下功夫。
“剛開始參加培訓,很多內容聽不懂,感覺無從下手?!币晃豁椖砍蓡T回憶道。經過向集團公司試點支持機構、資深專家和國內先進企業請教,長慶石化設備管理團隊深刻認識到,設備完整性管理并非拋棄原有的管理理念和模式,而是通過融入新的理念和技術方法,來保證設備運行狀態的完好性。
“完整性管理體系的構建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全員參與。我們的探索緊密結合自身智能化發展,從對生產運行影響較大的設備入手,逐步向其他設備推廣,最終建成長慶石化完整性管理體系,并為煉化板塊提供可借鑒模板?!遍L慶石化設備管理處處長索濤說。
在煉化板塊的指導和安全環保院的幫助下,長慶石化目前已順利完成第一階段試點任務。安裝使用了設備可靠性管理專業軟件,完成了1740臺設備的層級分解工作,開展了關鍵設備RCM分析、儀表設備FEMA分析,按照公司級、專業級、運行部級、裝置級梳理了KPI指標,上線了智能檢修平臺,開展了人員能力建設培訓,編寫了公司裝備完整性管理工作手冊,梳理并優化了組織架構。
“設備完整性管理很有意義,現在預知性檢修比率已達到55%,設備故障大幅減少?!边\行四部設備組組長閆華負責的連續重整裝置氫增壓機,已連續運行了18個月。
應急操作和搶修作業的大幅降低,是設備專業管理對安全平穩生產的最大貢獻?!翱煽啃苑治龊惋L險管控已成為我們的工作常態?!遍L慶石化運行一部設備技術員劉剛認為,深化完整性理念,應用完整性工具,提高了主動維修的積極性,使預防性維護和預知性維修更精準、高效。目前,長慶石化設備完好率保持在99.9%以上。
點評
設備完整性管理是當前國內外企業設備管理的先進理念和主流趨勢。長慶石化作為中國石油煉化企業設備完整性管理試點單位,大膽探索,勇于實踐,在設備管理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機構優化和流程再造,將完整性管理理念融入到日常設備管理中,為完整性管理理念的推廣應用樹立了榜樣。下一步,將通過技術措施與規范管理相結合,不斷強化系統管理和風險管理理念,推動煉化設備管理從傳統的經驗化、碎片化管理方式,向標準化、智能化、一體化的體系思維管理方式轉變,逐步建立一套具有國際先進水平和中國石油特色的煉化設備完整性管理體系。——煉油與化工分公司裝備管理處處長 趙斌
廣西銷售強化設備“智”理 彰顯五大成效
記者 王劍英 通訊員 劉祥
中國石油網消息 6月26日早上7點半,廣西銷售魯班加油站交接班期間,加油員宋海強在加油現場開展當天的設備巡檢。他在手機上登陸設備智管APP后,一邊掃描粘貼在設備區域的NFC標簽,一邊將巡檢信息錄入平臺。整個巡檢過程靠一臺手機搞定。
“以前每天巡檢要做巡檢手工臺賬,巡檢問題要登記到不符合項整改臺賬,問題報修又要另行申請,不僅流程煩瑣,還費時。如今,加油站設備巡檢的全過程閉環管理依靠設備一體化智能管控平臺都能實現,不僅員工解放雙手、節約時間,還避免了檢查漏項,加油站更安全?!濒敯嗾窘浝砹诛w高興地告訴記者,自從去年10月加油站上線設備智管平臺后,員工告別手工臺賬,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加油站提質增效上。截至6月28日,該站主油、非油完成率均超過進度計劃。
這是廣西銷售開展裝備完整性管理體系試點的一個縮影。據廣西銷售相關負責人介紹,廣西銷售自主探索建立設備管理信息系統,始于2015年。由于較好的裝備管理數字化基礎,2021年被銷售公司列為設備完整性管理及一體化管控平臺項目的試點單位之一。受疫情等影響,為確保試點工作有序推進,廣西銷售迅速成立以主要領導為組長的試點工作小組,采取“線上視頻培訓+遠程指導+個別現場指導”相結合的形式,展開需求調查分析、平臺功能設計、平臺功能開發、設備分類分級、系統數據初始化、系統功能測試等工作,先后召開22次推進會,按照日跟進、周通報原則對標對表推進項目落地,廣西近600座加油站和8座油庫的2萬余臺設備上線設備一體化智能管控平臺。今年以來,板塊智能管控平臺中的檢維修管理、完好性檢查、預防性管理三項指標排名銷售公司榜首,取得較好管理預期,圓滿完成銷售公司交辦的平臺試點任務。
與此同時,在銷售公司的科學指導下,廣西銷售創新思路,以問題為導向,以實踐豐富理論,于今年年初開展裝備完整性管理體系試點建設工作,針對性地進行體系架構總體策劃,逐步完成各層級文件編制工作,形成“管理手冊+程序文件+作業文件”三級體系架構,裝備制度體系文件編制成型。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設備一體化管控平臺的上線,不僅使廣西銷售裝備管理質量得到有效提高,更彰顯出五方面管理成效。其一,實現對設備全生命周期數據的集中管理。從設備采購驗收建檔開始,平臺就對設備的使用、檢查、維保、檢測、維修、改造直至報廢的各過程進行監控管理,以此實現設備壽命周期費用最經濟、設備綜合產能最高的理想目標。其二,實現與資產平臺的數據集成共享。設備一體化管控平臺與集團公司資產管理平臺融合集成,實現系統間數據同步共享,達到價值管理與實物管理同步調,管理統一、賬實相符。其三,實現設備巡檢及問題整改全閉環管理。設備巡檢的問題發現、問題確認、問題解決,在平臺均可實現全流程管理,有效提高設備巡檢的真實性以及問題整改的及時率。其四,實現設備檢維修的全過程管理。平臺可實現檢維修項目的計劃編制、立項申請、審批、項目計劃下達、施工過程管理、作業許可辦理、維修驗收等全過程管理,動態監管檢維修的全過程,為優化檢維修管理提供數據支撐。其五,實現設備保養檢測的動態跟蹤提醒。平臺可建立各專業設備的保養檢測標準,設定業務執行規則及周期,通過APP可實時推送提醒消息,督促庫站做好設備預防性維護工作,降低設備故障率。
點評
在銷售企業全面推行裝備完整性管理,有利于深化企業對標對表管理,有利于提升設備資產價值的創造能力,有利于推進數字化轉型,為銷售業務的高效運行保駕護航。下一步,我們將按照集團公司工程和物裝管理部的總體部署,持續做好完整性管理、一體化管控平臺的融合建設,功能迭代升級,逐步實現與零售3.0、財務共享、QHSE、ERP等在用系統的集成,實現設備管理“五化”“五融合”,實現銷售業務的互聯互通、信息協同和數字化轉型。同時,結合集團及銷售公司QHSE體系審核,持續開展設備完整性管理的運行評估,提升設備完整性管理的運行水平。——銷售公司工程建設處處長 王全占
川慶鉆探突出裝備價值創造 滿足安全高效生產
通訊員 譚沁汶
中國石油網消息 截至6月底,川慶鉆探上半年設備綜合完好率98.15%。該公司自成為集團公司裝備完整性試點企業以來,按照集團公司“適宜適用、力求實效”工作要求,基于業務主線,圍繞“安全第一、科學規范、兩化融合、節能環?!惫ぷ髟瓌t,以管理完整性、技術完整性、經濟完整性為抓手,探索突出裝備價值創造能力、滿足油氣安全高效生產的裝備完整性管理模式和路徑,并在具有專業特點的二級單位開展試點試行,為安全完好、經濟高效、平穩運行的裝備管理目標提供了有效支撐。
4月啟動以來,以裝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為主線,按照各周期要素管理要求,川慶鉆探充分收集設備相關技術標準213項、相關規章制度文件906份,梳理ISO、行業、企業相關管理標準51項,編制裝備完整性管理標準矩陣、裝備完整性管理程序文件目錄,形成川慶公司和川西鉆探兩級《裝備完整性管理手冊》初稿。
通過建立科學、合規、全面、適用的川慶特點裝備完整性管理文件,推動裝備全生命周期完整性管理適宜、規范、高效,實現主要專業設備綜合完好率≥96%、故障停機率≤2%、設備維修費用率在3%到8%之間的目標。
依托川慶鉆探自己打造的一體化信息系統(EISS),搭建了裝備完整性管理信息平臺。目前已實現國內215支鉆井隊伍系統上線運行,設備數據無紙化填報,以及6部鉆機的遠程實時監控,井下、試修101支基層隊也已推廣應用。同時以信息平臺為基礎,開展關鍵設備預警分析和系統數據應用,深挖數據利用價值,實現公司、二級單位、基層單位三個層級的裝備完整性各環節全要素信息化管理。
平臺通過對裝備靜態臺賬管理、動態運行數據采集、生產及工程數據融合共享、周期要素管理流程線上處理、裝備經濟性指標分析評價等功能,為公司裝備完整性管理考核、決策提供支撐和依據。
結合多專業實際,首先在鉆井專業開展裝備完整性管理試點,擬建設5支數字化鉆井隊,以設備設施運行管理數字化為驅動,建設裝備配置布置符合標準、裝備完整性技術文件齊全規范、人員作業技能強、知識水平高的示范基層隊。該公司以下屬川西鉆探鉆井隊伍為試點。截至6月底,川慶90027、70227隊已完成了數字化營房配置和數字化井場建設,實現設備設施運行狀態實時監控,設備主要部件、易損件工作時間自動記錄和預警;接下來,將著力完善數字化井場裝備的配置布置標準、技術管理規范等工作。
上半年,川慶公司“電代油”用電量突破2.5億千瓦時,鉆機“電代油”203井次,減少碳排放5.9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766.7噸;推進17套載人物電動絞車、44套機械密封沖管、8套BOP移運裝置等自動化機具應用;以國產替代進口、按油品質量更換潤滑油的“按質換油”工作取得實效,節約710萬元。
該公司按照裝備配置管理標準化、運行管理數字化、技術管理規范化的現場裝備完整性試點要求,著力打造鉆井專業裝備完整性管理示范現場,尤其是突出自動化裝備配套應用、“電代油”能源管理技術規范,形成鉆井現場數字化、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模板,實現“電代油”技術規范執行率100%,自動化建設完成率100%,發電機專用油消耗下降10%等。
點評
川慶鉆探的裝備管理特色鮮明,裝備規模、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均處于中油技服的前列。在管理實踐中,川慶鉆探總結探索出系列經驗:一是堅持標準化管理,選型配置標準化程度高,規章制度體系科學完整,裝備現場模板規范構建。二是推進數字化賦能,信息技術、數字技術在裝備全生命周期廣泛應用,裝備與工程、工藝、現場深度融合,數據價值得到充分挖掘。三是錨定安全、綠色、智能發展方向,先進裝備大量投入,自動化程度顯著提升,節能減排裝備規模推廣,尖兵重器率先應用,本質安全水平顯著提升。這些寶貴經驗的獲得和淬煉,將為中油技服各成員企業裝備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借鑒。——工程技術分公司生產管理部副主任 楊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