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資訊網站首頁新聞資訊
鳳訪談·碳路中國 | 雙碳目標下 抽水蓄能電站機械化智能化建設的轉型發展和思考
編者按:近日,南方電網調峰調頻發電有限公司戰略高級技術專家劉學山接受了鳳凰網廣東特約專訪,暢談雙碳目標下“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在抽水蓄能電站機械化智能化建設中的探索和經驗。
“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后,“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宏偉藍圖已全面展開,抽水蓄能電站作為當前技術最成熟、全生命周期碳減排效益最顯著、經濟性最優且最具大規模開發條件的電力系統靈活調節電源,對于推動能源轉型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2021年,國家能源局正式印發《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并提出,按照能核盡核、能開盡開的原則,在規劃重點實施項目庫內核準建設抽水蓄能電站,到 2025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三五”翻一番,達到 6200 萬千瓦以上,到 2030 年抽水蓄能總規模較“十四五”翻一番,達到 1.2 億千瓦左右。南方電網調峰調頻發電有限公司(下稱“調峰調頻公司”)抽水蓄能產業發展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
近30年來,調峰調頻公司廣州、惠州、清遠、深圳、瓊中、梅州、陽江等一批標志性的大型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先后建成投產,獲得獎項包括菲迪克工程項目優秀獎、中國土木工程詹天佑獎、國家設計金質獎、國家優質工程獎、魯班獎等重要榮譽,并掌握了800m級水頭級水道鋼筋混凝土襯砌、40萬千瓦級蓄能機組設備自主化、四機滿載甩負荷等一系列核心關鍵技術,為我國抽水蓄能行業長足發展貢獻了堅實力量。
回眸
現狀剖析
鳳凰網廣東:
抽水蓄能電站傳統施工方法具有機械化程度低、勞動力投入大、成本投入高、安全風險高、工序多等特點,是制約未來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建設的主要因素??梢哉埬o我們分析一下現在的情況嗎?
劉學山:
現在行業用工荒,熟練的工人越來越少。盡管中國已經號稱“基建大國”,但抽水蓄能行業建設施工發展速度較為緩慢,施工作業大部分仍然依靠大量農民工和簡單的機械設備。而伴隨著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各行業作業工人的年齡越來越大,人工費越來越貴的同時,從業者卻越來越少,行業逐漸面臨有錢請不到工的局面。
另一方面,裝備制造及信息化技術水平相比于從前已經大幅提高。近20年,我國的設備制造業高速發展,智能化、信息化技術獲得了長足發展,已具備整合機械化智能化資源服務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建設的條件,并可探索開發相應的物聯、互聯技術,在施工作業中最大程度地實現數字采集、數控管理、保存數字資產智能診斷等功能。
我們知道,在當前形勢下科技創新需求越來越迫切。根據南方電網公司《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管理機制優化及技術創新示范標桿項目管控方案》指引,調峰調頻公司工程建設管理分公司作為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管理實施單位,要聚焦行業發展制高點,抓住工程建設重點、難點、痛點問題,突破傳統思維,以實事求是的態度,解決工程建設過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技術管理問題。
因此,在未來十余年抽水蓄能電站呈暴發式增長的前提下,如何高效建成投產抽水蓄能電站必將是當下和未來幾十年的核心要務。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大型機械裝備制造及數字信息化水平越來越高,工程安全、質量、環保、進度要求越來越嚴,為有效降低安全風險,提高工程質量,加快建設速度,全面提高抽水電站建設施工水平,抽水蓄能電站施工中引進機械化程度高的設備,減少施工過程中的勞動力投入,提高抽水蓄能電站施工的機械化智能化水平,是未來建設方向。抽水蓄能電站機械化智能化建設轉型作為南方電網調峰調頻公司踐行科技創新、中國“智”造的重要舉措勢在必行。
思考
抽水蓄能電站機械化智能化建設轉型
鳳凰網廣東:
貴公司這兩年對抽水蓄能電站機械化智能化建設轉型規劃上有什么思考嗎?可以跟我們詳細說說貴公司關于機械化智能化轉型研究的方案嗎?
劉學山:
在2021年的時候,調峰調頻公司提出并開展抽水蓄能電站機械化智能化建設轉型研究,擬依托在建和即將建設的抽水蓄能電站,結合各自工程特點,按適用場景劃分,針對填筑、開挖、支護、襯砌、灌漿等工序提出機械化智能化研究內容,適用場景包括施工輔助洞室、大壩工程、輸水發電系統等各樞紐建筑物?;跈C械化試驗、智能化升級,推出了施工機械化智能化策劃方案,明確機械設備類型,進一步升級現有機械設備系統數據,在三維建模的設計基礎上,實現洞室開挖“鉆、爆、運”一體化、基礎灌漿數字化、地質條件信息化、危害處理協同化、操作控制遠程化,數字診斷智能化,力爭逐漸實現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的建設目標。
我們計劃,近期根據先進施工設備試點應用情況,推廣已有應用效果較好的設備至新建項目,根據試點情況及特定場景需求,改進已有設備,研發專用設備,逐漸形成抽水蓄能電站機械化應用方案。中遠期,開展數字化的大規模、集群化機械施工作業研究,開發施工設備復合集群聯動、精準控制的系統平臺。針對抽水蓄能特點,為適應大規模建設需要,研發智能化的機械裝備,用于項目建設調配使用,并優化造價指標,實現資源共享。在“十四五”期間實現工程開挖、襯砌等全工序部分機械化、部分智能化施工,“十五五”期間實現工程全面機械化、部分智能化施工,“十六五”期間實現電站工程全面機械化、全面智能化施工,最終實現“無人施工”遠景目標。
鳳凰網廣東:
對于抽水蓄能電站機械化智能化建設,貴公司能否提供一些明確的技術路徑?
劉學山:
我的建議是分為五個步驟。首先要整理已有成果,挖掘潛在空間。梳理國內已建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建設過程中現有先進機械化設備與其設備平臺數據成果,挖掘可提升空間;二是結合適配場景及工藝,明確設備類型及提升空間。按適配場景,確定國內先進施工機械設備和設備平臺數據使用情況,根據工序前后順序,研究先進設備之間、先進設備和現有傳統設備間的匹配,明確先進施工機械設備類型、其設備平臺數據提升空間;三是根據試驗成果,開展對比分析。根據適配場景試驗成果,形成安全、質量、技術、造價對比分析,確定推廣應用價值;四是數字化提升,打造集成平臺。根據機械化推進情況適時展開智能化工作,按集成技術配套接入物聯網絡平臺、施工智能化數字監控平臺;五是尋找普遍規律,提供專業指導。持續研究適配場景下的普適性的規律,為抽水蓄能電站隧洞群機械化、智能化施工方案的選擇提供指導。
展望
抽水蓄能項目高質量發展
鳳凰網廣東:
我們知道,“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提出后,“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的宏偉藍圖已全面展開,能總結一下抽水蓄能產業高質量發展對推動能源轉型發展、助力實現“雙碳”目標具有什么樣的重要意義?
劉學山:
抽水蓄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是構建新能源占比不斷提升的新型電力系統的迫切要求。我們將攜手國內各相關專業技術先進企業,解決抽水蓄能項目建設運營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共同推進抽水蓄能高質量發展。奮斗正當時!我們的事業有山河為證!讓我們一同在地球家園上烙印痕跡,在歷史長河中銘刻足跡,為更好服務“雙碳”目標貢獻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