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資訊網站首頁新聞資訊
“工程血管”訂單紛至沓來,武進不銹高成長可期
深秋的傍晚, 涼風輕拂著武進不銹工廠里的綠樹。公司旗下的精特車間卻依然一片繁忙。記者剛下車就聽聞隆隆的機器聲。步入車間,只見數排機器在一刻不歇地運轉著。不銹鋼管材就在公司的產線上,經過穿孔、冷軋、焊接等一道道工序,被源源不斷傾吐出來。自動化改革下,一名員工可同時操作兩臺全自動的冷軋機。
“這車間有3萬多平方米,現在我們都是兩班倒,24小時不停地趕工,訂單都來不及做?!避囬g負責人李棟梁難掩興奮之情。
車間工人正在操作設備
管材,被喻為“工程血管”,是工業領域的關鍵材料,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這類關鍵材料的國產化與高端化。經過長期專注創新發展,武進不銹、久立特材等上市公司已成為該細分領域的佼佼者。
專注主業,不斷創新
“我們公司一直專注于管材主業,在董事長帶領下,持續創新,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同時研判市場需求,豐富產品種類,現在算是厚積薄發吧?!惫究偨浝砩蛐l強帶著記者邊參觀邊解釋。
武進不銹的董事長朱國良是一手帶大公司的靈魂人物。采訪到一半時,朱國良推門而進。
雖然已年過六旬,但談及創新,朱國良兩眼炯炯有神。他接過總經理沈衛強的話頭說,“我現在年齡大了,具體的東西不管了,但方向性的戰略還是要管,就是要公司專注主業,就是要公司不斷創新!”他給武進不銹提了一個要求——每年開發一個新產品?!霸凇ú弊印幭鹿Ψ?,實現推廣一代、試制一代、研究一代、規劃一代?!?/p>
公開資料顯示,武進不銹擁有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和CNAS國家認可實驗室,并與北京科技大學、東南大學、上海材料所、北京鋼鐵研究總院等行業知名高等院校、科研機構以及上游供應商、下游客戶進行緊密產學研合作,目前擁有專利70件,主持或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制修訂43項。
就在上個月末,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公示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候選名單。武進不銹承擔的“能源用高性能大口徑不銹鋼無縫管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入選中國工業大獎表彰獎項目名單。
在持續創新支持下,公司錨定“不銹”的傳統主業,同時一步步向新能源和高回報的“新高之地”進軍,這就是武進不銹的新發展藍圖——
一方面,公司將繼續保持現有石化,LNG、鍋爐換熱管等業務穩定、有序增長;
另一方面,將擴大電站鍋爐管的供貨產能,推進石化乙烯加熱爐國產化,擴大高端精密管的市場;
在此基礎上,公司還希望進一步調整產品結構,以向高附加值、高利潤率的產業邁進。
武進不銹幾大產品供應領域分布圖
據記者觀察,武進不銹雖然供應的產品都是“管材”,但分布領域廣闊,而且客戶都大有來頭,很多是赫赫有名的央企國企。比如,在石油化工領域,公司已成為中國石化、中國海油、中國石油、萬華化學等的合格供應商。
“最近我們陸續接到不少大企業的訂單。這些企業用過之后,如果產品質量好,一般都不會輕易換供應商的?!惫靖笨偨浝砑娑貏⒁圾Q介紹。
打破超超臨界用管國外壟斷
調研過程中,記者發現偌大的車間內外,幾乎沒有任何成品堆積。車間主任解釋說,“現在產品都供不應求。往往剛出爐就拉走給客戶了?!?/p>
武進不銹總經理沈衛強(左一)視察工廠
產品供不應求的背后,是武進不銹的超前布局和硬核技術。
比如,為火電機組提供超超臨界電站鍋爐的高溫過熱器和高溫再熱器用管,就要求產品具有抗高溫蒸汽氧化、抗高溫煙氣腐蝕、以及良好的高溫持久性能。長期以來,跨過門檻者寥寥,且核心技術一直把控在國外廠商手中。
“武進不銹是國內最早一批在該領域實現產品國產化的企業?!比虆⑴c項目開發的公司副總經理劉一鳴回憶道。
2004年,國內發電機組剛剛從亞臨界提升到超臨界的級別,而國外早在多年前就已開發了效率更高、消耗更低的超超臨界發電機組。于是,武進不銹便和上海寶鋼、東方鍋爐集團等聯合,開始了超超臨界電站鍋爐用不銹鋼無縫鋼管的研制。
經過多年的研發、試驗和磨合,2008年,國內第一套國產化百萬機組綏中電廠的S30432 管道由武進不銹供應。
4年后,中國電機工程學會主持《國產S30432鋼特性研究及在1000MW超超臨界鍋爐的應用》科學技術成果鑒定。包括設計、鍋爐廠、業主單位、鍋爐管生產企業、檢測單位等全產業鏈在內參與,武進不銹作為唯一管道制造商,為國內真正意義上的S30432國產化項目獻力。
不過當時國內對煤電行業的環保要求還不是特別嚴,超超臨界機組還沒有在國內廣泛推廣。直到最近兩年“雙碳”戰略實施,才激發了高端市場的需求。
“‘雙碳’戰略的實施,推動國內火電紛紛往超超臨界層級發展,這種發電機組最大的特點就是燃煤的溫度高達600度以上,所以煤炭能量轉換率更高更徹底,但對鍋爐里的鋼管耐高溫要求也更高?!鄙蛐l強通俗解釋公司面臨的新機會。
大機會只留給有核心技術在手的公司。在沈衛強看來,未來火電超超臨界機組用管的新增及更新需求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
一是國家對于高煤耗機組的存量改造,有望對電站鍋爐管產生一個長期持久的需求;二是近兩年我國有大量煤電項目獲批,新增支撐性電源將為不銹鋼需求總量開辟出一個巨大缺口。
據介紹,自2008年武進不銹供應國內第一套國產化百萬機組綏中電廠的S30432 管道以來,公司至今累計供貨2萬多噸,并先后出口國外 3000多噸。
“國產鍋爐管經過10多年的服役考驗,事實證明并不比進口管差?!鄙蛐l強給記者舉了一個生動的案例,“之前江西一家火電廠鍋爐的鋼管壞了,電廠工人們下意識就認為肯定是武進不銹的供貨出問題了。結果經過現場排查發現,其實是日本供的鋼管掉了鏈子,我們的一點沒壞?!?/p>
沈衛強表示,“現在電站鍋爐管的國產化率少,絕大部分還是靠進口。如果未來在更新換代中要降低成本開支的話,相信國產的電站鍋爐管會是首選?!?/p>
據悉,目前超超臨界高效發電技術和示范工程已經在全國推廣,占煤電總裝機容量的26%。
清潔能源開啟未來賽道
管材,被朱國良喻為“工程血管”,其可靠性和品質性能關系到整個工程的安全、耐久和運行效率,而且在諸多新產業領域都是“必須品”。
“從國家推進‘雙碳’戰略,到世界范圍內倡導節能減排,后續我們在清潔能源發展方面,應該有相當的市場空間?!闭腔谶@一判斷,武進不銹將下一步的發展重點,瞄準了核電、光熱項目、半導體和航空航天等新賽道。
國內自主核電管的“少數派”。以不銹鋼在核電領域的應用為例,沈衛強告訴記者,武進不銹是目前行業內少數能夠提供核電用管的企業之一?!昂穗姽艿拈T檻高,技術要求嚴,產品附加值高,一般單臺核電機組的工藝直管需求量就可達到500-600噸左右。公司目前可以供貨核電領域所有等級不銹鋼直管,包括無縫和焊管,也是行業內取證組距范圍最大的企業?!?/p>
乙烯裂解爐管要“先出來”。對于武進不銹的下一個突破口,沈衛強認為乙烯裂解爐管“可能會率先跑出來”。他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若以一臺150萬噸/年乙烯裝置體量計算,其乙烯裂解爐的不銹鋼用管在330噸左右。目前,我國所有的乙烯裂解爐爐管仍依賴國外進口。針對這一痛點,武進不銹正在與國內一家石化設計巨頭合作開發乙烯裂解爐的國產化爐管,借此搶占先發優勢。
近年來武進不銹在乙烯裂解爐管領域取得的突破
另外,沈衛強表示,武進不銹已在制氫板塊管道實現了成功供貨。公司目前正與一些國內大型設計單位進行接觸,也希望能夠在加氫站用管道方面進一步開拓。
更值得期待的是武進不銹在光伏產業鏈上的“沾光”。
武進不銹所在的常州市,已成為國內新能源之都。天合光能等大型光伏企業扎堆其間。這為公司切入光伏領域用鋼提供了“地利與人和”。
“隨著‘雙碳’戰略的推進與實施,近幾年包括未來幾年內,光伏多晶硅、光熱發電等領域都會呈現爆發式的增長。我們也想利用自身的技術積累,調整產品結構,以實現產品的高附加值?!鄙蛐l強表示。
還有一個細分領域的機會,也引起了武進不銹的重視及布局——高純半導體用管。
在半導體領域,由于高純半導體用管使用具備超高純凈度的316L不銹鋼管,鋼管內壁必須經過高質量的電解拋光,內表面粗糙度須達到Ra0.25微米甚至更低,因此目前國內極少有單位能夠開發出相應的產品。
據沈衛強介紹,我國高純半導體用管整體發展起步較晚,技術上與國外半導體設備廠商差距較大,生產制造核心技術仍基本掌握在歐美及日韓等國家手中。
面對這一技術“無人區”,武進不銹表示,正在研究開發高純半導體管。公司通過上下游產業合作,采用高純度雙真空冶煉(真空感應+真空自耗)原材料,先期利用最新投入使用的3500噸/年超長精密管車間項目進行生產,并計劃購入高端電解拋光設備,以開發出高純半導體管。
從傳統工業所需的大小鋼管,到如今光伏及半導體等先進制造業所需的精細管材,都成了武進不銹的“菜”,這種不是跨界的跨界背后,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壓力與動力。
“企業必須通過持續創新,來獲得生存與發展的動力!”董事長朱國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