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資訊網站首頁新聞資訊
2022年國際貿易趨勢總結
國際貿易在今年保持良好增長
今年截止到目前為止,在動蕩和不確定的國際環境下,全球商品貿易保持得非常好,根據CPB世界貿易數據,今年1月至7月世界商品貿易為4.7%,與去年相比,消費者在實物上的消費意愿在今年上半年仍然很高。從細節上看,歐元區和美國的年度增長率約為6%,而英國的數字為兩位數,這要歸功于2021年極低的比較基數。新興經濟體實現了4.1%的穩健增長。
美國瓶頸港口的擁堵得以解決,供應鏈有所緩解
消費需求放緩正在緩解全球供應鏈的壓力。在經歷了一波前所未有的入境集裝箱潮后,美國主要集裝箱門戶洛杉磯-長灘的吞吐量在2022年初達到創紀錄的峰值,運量呈下降趨勢。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后業務全面恢復,大量積壓的等候船只迅速減少,并在9月幾乎全部清理完畢。根據物流經理指數,為避免新的供應鏈中斷并增強抵御能力,美國的貨主在2022年第一季度將庫存增加到相對較高的水平。他們還開始提前預訂假日季的訂單,這擠掉了傳統的旺季(第三季度)。與此同時,消費者開始轉向服務業,并開始削減商品支出。這就產生了一種“牛鞭效應”,即在整個供應鏈中自我強化的庫存調節,從而導致產量下降。
因此,12個月的滾動吞吐量已經滑向負值。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貨物支出的疲軟(或正?;?也反映在聯邦快遞和其他快遞公司的包裹遞送數據上。
此外,被稱為消費產品需求早期指標的全球航空貨運量自2022年初以來也大幅下降,在2020年和2021年初步強勁復蘇后,今年迄今下降了5%。
美國瓶頸港洛杉磯的集裝箱流入已結束
洛杉磯港集裝箱吞吐量(TEU)(12個月同比滾動平均值)
在2023年之前擁堵和延誤不會完全結束
盡管主要港口已經成功解決了前所未有的積壓,但要緩解全球擁堵仍有很長一段路。
在美國,更多的船只被引導到東海岸和其他地方,轉移到更小的港口,這些港口仍然有更多的延誤。這也是為什么跨大西洋集裝箱運費處于較高水平的原因。從工廠發運至目的港的海運時間線在2022年初達到峰值后有所改善,但仍比大流行前約80-90天的交貨時間高出一倍左右。
這也意味著,要想恢復到正常水平,機場到達表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自5月份以來,海洋情報(Sea Intelligence)追蹤的全球船期可靠性開始謹慎復蘇,8月份為46.2%。然而,這與2018- 2019年74%的平均水平仍有很大差距。約7%的船隊滯留在世界各地的港口,11%的貨物仍被封鎖在等待的集裝箱船上。
集裝箱運費的下降標志著運輸和貿易成本的一個轉折點
需求疲軟導致主要貿易航線的即期運費下降,結束了集裝箱航運業非同尋常的兩年時期。來自亞洲的主要貿易的現貨利率下降的時間更長,但更高的合約利率和集裝箱班輪公司開始轉向較長期合約,推高了大型航運公司在2022年上半年的平均運輸成本。
而且,隨著全球船舶平均收益的下降,托運人的混合關稅現在已經超過了峰值,再加上經濟的逆風,平衡可能很快就會發生變化。
較小的貨主現在從較低的關稅中獲益最大,因為他們通常依賴于現貨市場。干散貨運價也有所下降,但仍高于大流行前的水平。然而,與集裝箱市場相反,由于烏克蘭戰爭對石油和油輪市場產生了嚴重影響,在經歷了艱難的疫情階段后,石油需求下降,油輪價格出現了反彈。
下一篇:中東地區公司:狀態可知 目標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