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資訊網站首頁新聞資訊
國際石化產業合作的發力點在哪里
開放競爭是中國經濟發展壯大的有效途徑,也是石化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盡管當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在一些國家有所抬頭,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我國的對外合作交流也遇到一些障礙與困難,但未來中國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會改變,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推動經濟轉型升級、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攀升,是中國石化產業開展國際合作遵從的基本原則。
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筆者對石化產業的國際合作有一些新思考。
一是要繼續改善營商環境。在持續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的同時大力拓展制度型開放。要構建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進一步縮減外資準入負面清單,落實準入后國民待遇。同時,要持續深化“放管服”,加快構建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營商環境制度體系,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營造更加便利化的國際產能合作環境。
《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簽署是朝著建設中國-東盟統一的大市場邁出的重要一步。2020年以來,東盟超越歐盟,成為中國最大的貿易伙伴。RCEP協定覆蓋的人口超過20億,市場規模在世界區域性協議中位居前列。RCEP協定投資采用負面清單管理,中國、馬來西亞、泰國、文萊、越南等各國都把發展石油和化工產業列為優先選項予以政策支持,為中外石化企業合作創造了新機遇。
二是在高端化學品上發力,加大投入。目前,我國石化行業存在貿易不平衡問題,基礎化工產品出口占比大,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學品等高附加值產品出口占比相對較小。我國石化行業應加強科研投入力度,實施技術攻關。未來重點要在高端聚烯烴、工程塑料、高性能氟硅材料、高性能膜材料、電子化學品、生物基及可降解材料以及己二腈、高碳α-烯烴共聚單體、茂金屬催化劑等關鍵原料領域提升供給能力。
三是努力提升國際化雙向投資水平。要以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有序推進煉油、石化和化工不同領域相關業務開放。要全面優化外企投資服務,發揮煉化一體化重大外資項目示范效應,支持外資加大化工新材料、高端專用化學品、新能源、生物化工以及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等領域的投資,支持外資企業設立研發中心和參與國家科技計劃項目。要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創新境外投資方式,優化境外投資結構和布局,重點在油氣、石化、化肥、環境保護、資源循環利用等領域,開展廣泛產能合作,提升境外投資風險防范能力和收益水平。
四是協同合作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讓我們更加深刻認識到,一個安全穩定高效的全球石化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性。這需要我們做好統籌發展規劃。一方面,要協同做好石化供應鏈戰略設計和精準施策,推動全產業鏈優化升級;另一方面,要加強技術安全評估,加強國際石化產業安全合作,推動產業鏈、供應鏈多元化,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且安全可靠的石化產業鏈、供應鏈,推進海外重點石化產業集聚區建設,降低海外投資風險。
五是履行社會責任,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在雙碳的國際背景下,要將綠色發展理念貫穿于國際產能合作的始終,與項目所在國加強生態環保合作,結合當地資源環境狀況因地制宜進行規劃設計,將綠色發展水平和生態環境因素納入風險評估體系。要在項目所在國堅持節能減排、低碳轉型、塑料循環、環境治理方面深入開展合作,實施資源回收和綜合利用。
六是深入開展技術標準和法規的國際合作。要加強與國際和區域有關石油和化工發展的議程對接,落實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要加強與各國行業協會、標準化機構的對接,互學互鑒,深入開展標準、技術法規以及合格評定程序方面的信息交流與合作,增強標準的互聯互通。要簡化市場準入,消除不必要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促進產能合作行穩致遠。
(作者為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
上一篇:煤化工設備國產化需從三方面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