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新聞資訊網站首頁新聞資訊
中俄會晤剛結束,俄政府重大調整,任命5位副總理,負責中俄合作
在莫斯科舉行的中俄兩國峰會剛剛結束之際,由總理米哈伊爾·米舒斯京牽頭,俄羅斯聯邦政府迎來重大的人事調整,同時任命5名副總理,負責俄羅斯與中國的相關合作事宜。按照俄媒烏拉爾新聞網的分析,認為現在俄羅斯的發展與中國緊密連接,政府工作必須實現效率更高的網格化,所以由不同的副總理負責重點領域。
據米舒斯京的介紹,中方在為期三天的訪俄行程中,與普京總統舉行了多次會晤,雙方就農業、工業、金融、能源、高科技,以及貿易和投資、運輸與物流系統等領域,均達成了合作協議。米舒斯京還表示,兩國政府將制定2030年發展計劃,他和中方不久后會批準這個計劃。
同時,米舒斯京也公布了5位副總理新的人事任命,他們各自領導5個俄中政府間合作委員會,具體來說,安德烈·別洛烏索夫領導投資合作委員會;亞歷山大·諾瓦克負責能源合作;塔揚季娜·戈利科娃負責人道主義事務;尤里·特魯特涅夫的職責范圍,是遠東和貝加爾湖地區與中國東北地區的相關合作;德米特里·切爾尼申科協調俄中政府首腦定期會晤籌備委員會。最后,米舒斯京還表示今年秋天,兩國政府負責人將舉行討論,對兩國的經濟合作等方面作出工作總結。
米舒斯京擔任俄羅斯總理的時間并不很長
從這個堪稱豪華的陣容也能看出,如今俄羅斯對于與中國的合作,重視程度前所未有,不僅合作領域更多更深,落實速度更是驚人——幾乎是中方結束訪俄,踏上歸國旅程的同時,俄羅斯政府就做出以上重大人事調整??磥?,在“俄羅斯的發展議程與中國密切相關”這一點上,俄羅斯政府確實做到了。
關于這件事,俄羅斯一些政治與國際關系的研究機構,也給出了一些意見,例如當代國家發展研究所所長索隆尼科夫認為,與中方達成的合作協議,使總理調整了國務委員會和各部委的工作形式,而這也是對政府工作的考驗。政治和社會研究中心主席費奧多羅夫認為,雙方的談判富有成效,俄政府也面臨新的挑戰,國務委員會需要變化工作模式來推進與中國的合作。
能源一直是俄羅斯出口的重點
俄羅斯政府以如此高效的動作,投入大量資源和和精力,來落實中俄兩國的合作,還是因為對俄羅斯來說,這些項目關系到國家的發展。以能源為例,僅僅在2023年的前兩個月,俄羅斯對華石油出口同比增長24%,達到1568萬噸,代替沙特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
與此同時,俄羅斯天然氣對華出口也創下新高。2022年,通過2019年12月建成的“西伯利亞力量1號”天然氣管道,中國一共向俄進口155億立方米天然氣,預計到2025年,這條管道線將達到380億立方米的最大容量。今年1月,中俄兩國簽署協議,加快“西伯利亞力量2號”天然氣管道建設,并啟動“東方聯盟”天然氣管道項目,預計每年輸送100億立方米天然氣。
由于成本和售價等因素,俄羅斯之前對中俄天然氣管道并不是很熱心
在經貿投資方面,中國也在俄羅斯遠東地區加大了投資規模。俄羅斯遠東發展部稱,他們正在與中國商務部討論關于在遠東優惠政策下,如何擴大工業和基礎項目的合作。據俄遠東和北極發展集團統計,目前正在落實的87個外資項目中,有52個是來自中國的投資,總額達到108億美元,涉及農業、工業、采礦、建筑、物流等諸多領域。
除了這些傳統領域,中俄在高技術方面的合作廣闊開展,如航空航天,雙方就“北斗”和“格洛納斯”導航系統展開合作,并計劃2024年建立一個月球研究站;信息通信領域,中俄達成合力推動5G網絡和人工智能開發的共識;另外在2022年12月,俄方就表示希望與中方一道建立合資企業,大力推進IT和芯片等高附加值產品的開發生產,目前雙方還在就合作細節進行討論。
烏克蘭危機對俄羅斯很不利
從需求方面來看,現在俄羅斯正在經歷烏克蘭危機,雖然承受了西方多波次的制裁,顯示了俄羅斯經濟有一定的韌性,也保持住了投資者和市場對俄羅斯的信心。但長期來看,俄羅斯無法一直都依靠出口能源維持經濟運轉,從去年下半年美聯儲加息后,俄羅斯經濟就遭到打擊來看,與中國加大、加深合作,是俄羅斯在中長期看來最穩妥的選擇。
本次中俄莫斯科峰會前,中國促成沙特與伊朗恢復外交關系,又積極斡旋烏克蘭危機,展現了在國際事務中的積極作用和大國擔當。而在莫斯科峰會上,中方再次強調中俄合作不僅關乎到兩國的發展,還影響到世界格局的變化,乃至人類命運的走向。
所以,從這一點來看,俄羅斯在峰會結束后,就迅速調整政府工作,任命這么多副總理來協調發展中俄合作,確實是正常而合適的安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