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 id="2coio"><big id="2coio"><form id="2coio"></form></big></em>

        <s id="2coio"></s>

      1. 您現在的位置是:首頁 > 擬在建項目網站首頁擬在建項目

        百億項目開工!衛星化學新材料賽道多點開花

        近日,浙江衛星能源有限公司在平湖市獨山港經濟開發區隆重舉行衛星能源三期百億項目開工典禮。浙江衛星能源此前已建成兩期合計90萬噸的丙烷...

        近日,浙江衛星能源有限公司在平湖市獨山港經濟開發區隆重舉行衛星能源三期百億項目開工典禮。浙江衛星能源此前已建成兩期合計90萬噸的丙烷脫氫(PDH)產能,均采用UOP技術工藝,若三期一體化項目建成投產,公司丙烷脫氫(PDH)產能將達到180萬噸/年。

        作為衛星化學的全資子公司,浙江衛星能源此次開工的年產4萬噸/年氫氣、90萬噸/年丙烯、80萬噸/年多碳醇、8萬噸/年新戊二醇化學新材料及氫能利用一體化項目,總投資約102億元,主要建設丙烷脫氫(PDH)、多碳醇、新戊二醇,配套空分、合成氣裝置、合成氣凈化等工藝裝置以及與工藝裝置配套的儲運工程、公用工程、輔助工程、服務性工程和廠外工程。

        此前2021年3月20日,衛星化學與浙江獨山港經濟開發區管理委員會、液化空氣(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在平湖市人民政府會議中心簽署《新材料新能源一體化項目合作框架協議》。衛星化學和法國液化空氣集團就合作建設的175萬噸/年新材料新能源一體化項目舉行簽約儀式。項目計劃總投資約115億元。

        項目具體內容:

        (1)衛星化學總投資約102億元,擬在平湖獨山港區管委會區域內投資新建年產80萬噸/年PDH、80萬噸/年丁辛醇、12萬噸/年新戊二醇及配套裝置,并充分利用富余氫氣資源,解決公司氫能一體化項目原料問題。

        (2)液空中國擬依托公司豐富的氫氣資源,擬在獨山港區管委會區域設立公司,建設氫氣充裝站、氫氣液化裝置,構建氫能戰略合作生態圈,推動長三角地區氫能產業發展。一期建設年產3000噸的氫氣充裝站,二期建設年產11000噸的液氫裝置及配套設施。建成達產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約200億元,年稅收約15億元。

        衛星化學依托其C2、C3原料優勢,加速布局新能源賽道。2021年末,衛星化學公告投資新建綠色化學新材料產業園項目,總投資約150億元,布局“卡脖子”的高性能材料、新能源化學品如20萬噸/年乙醇胺、80萬噸/年聚苯乙烯、10萬噸/年α-烯烴及配套POE、75萬噸/年碳酸酯等項目,標志著公司一步步向綜合新材料平臺轉型。

        電池級碳酸酯需求爆發 EO法成本優勢顯著

        電池級碳酸酯伴隨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提升高速發展。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電解液出貨量為61.2萬噸,增速創新高超過60%。盡管我國是工業級DMC的生產大國,電池級DMC其生產壁壘主要在于提純難度,區別于工業級的99.9%,電池級DMC要求達到99.99%以上的高純度,甚至要求更高的99.999%。同時下游客戶的驗證苛刻,國內少有廠商能夠進行生產,因而國內市場供應呈現寡頭壟斷的格局,僅有華魯恒升(30萬噸/年)、石大勝華(20萬噸/年)、??颇茉?、奧克股份、浙江石化等少數企業具備生產能力。

        憑借C2產業鏈及長期研發能力的投入,衛星化學打通了EO酯交換法工藝路線,并計劃逐步建成75萬噸/年鋰電池電解液溶劑,其中一期二期三期分別規劃30、15、30萬噸/年。擬建產品包含DMC、DEC、EMC和EC多種電解液溶劑,方便下游客戶進行集合采購,增強客戶粘性。衛星化學的15萬噸/年碳酸酯按電池級標準設計,包括DMC為6萬噸/年、EC為5萬噸/年、DEC/EMC為4萬噸/年,可為下游客戶提供完整的電解液溶劑解決方案,還可以保障穩定供應與優良品質。

        α-烯烴和POE有望成為下一個利潤驅動核心

        α-烯烴指在分子鏈端部具有雙鍵的單烯烴,一般指C4及C4以上的高碳烯烴。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品種是C4、C6和C8等組分。1-丁烯(C4)、1-己烯(C6)和1-辛烯(C8)可用來生產高密度聚乙烯(HDPE)和線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和聚烯烴彈性體(POE)的共聚單體,用以提高其抗撕裂和拉伸強度,占α-烯烴總消費量的60%以上,在我國這一需求占比高達80%。全球α-烯烴生產技術與產能主要掌握在CP Chem, Shell, Sasol,Idemitsu, SABIC/Linde, INEOS等全球知名企業手中。我國α-烯烴的研發還在起步階段。近幾年,我國α-烯烴研發已有進展,中石化已布局多套1-己烯裝置。1-辛烯作為POE共聚單體效果更好,但國內落地裝置相對較少。

        乙烯與α-烯烴共聚過程中,添加量超過20%則為彈性體,稱為POE。POE作為普通聚烯烴產品的共混改性材料,改性后應用范圍更為廣闊。POE技術掌握在美國和日本少數幾家公司手中,國內企業的進展基本還處在起步階段。國內目前POE最大的應用是提高材料的抗沖性能,主要應用于汽車領域,而光伏領域可能是POE增速最快的應用領域。

        與α-烯烴類似,衛星化學積極研發可用于光伏膠膜封裝的POE粒子,目前正在進行中試,并有望完成產業落地。

        EAA應用空間打開 有望填補國內空白

        從格局來看,目前全球EAA(乙烯丙烯酸共聚物)生產企業包括杜邦、法國阿克瑪、日本陶氏、??松?、道化學、德國路可比、西班牙雷普索爾等公司,市場售價在3萬元/噸左右,產品附加值較高。但高昂的價格也限制了其應用的拓展,只能用在高端用途。若國內能夠形成產能突破,將打開市場空間。

        衛星化學擅于融合自身C3和C2產業鏈開拓新材料,并積極尋求先進技術合作。2021年,衛星化學與SK綜合化學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擬共同投資1.63億美元建設4萬噸/年高端包裝新材料EAA項目。2022年8月8日,衛星化學與SK致新共建年產4萬噸高端包裝新材料項目簽約儀式在連云港舉行,標志著中國首個EAA生產基地正式落地。EAA是丙烯酸單體與乙烯共聚產物,能夠有效結合公司現有C2和C3產業鏈,提供持續穩定的原料,通過SK致新先進的加工技術和工廠運營經驗生產EAA產品。衛星化學也有望成為首家突破技術的國內企業。

        衛星化學發展歷程

        衛星化學于2005年成立,自成立以來即專注于C3產業鏈一體化建設,是國內首批引進丙烷脫氫(PDH)工藝的公司,并通過延伸上下游產業鏈完成C3全產業鏈布局,從上游PDH到中游丙烯酸/酯,至下游的高分子乳液、SAP、雙氧水等,公司現已成為國內最大、全球前三大丙烯酸制造商。從公司發展歷程來看,衛星化學經歷了4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2005-2011年),公司專注于丙烯酸及酯產業,打造核心優勢產業;

        第二階段(2021-2016年),向上延伸C3產業鏈,建設PDH項目,2014年公司45 萬噸/年PDH裝置投產;

        第三階段(2017-2021年),開始布局C2產業,2017年 9 月,公司簽署《年產 400 萬噸烯烴綜合利用示范產業園項目合作框架協議書》,標志公司開始進軍 C2板塊,2021年5月,乙烯項目一期125萬噸/年PE裝置投產;

        第四階段,2021年以后,以C2、C3產業為依托,大力發展下游高端化工產品,包括新增鋰電池溶劑、EAA、丙烯腈等產品規劃與 POE 等產品研發,涉足新材料、新能源化工品領域。

        百億項目開工!衛星化學新材料賽道多點開花

        圖 衛星化學發展歷程(左軸,億元)


        來源:興園化工產業研究院

        TAG: 無標簽
        Top 最新A片线路首页,九一无码中文字幕久久无码,天日天天干天天操天天射天天插,啊啊啊不要疼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em id="2coio"><big id="2coio"><form id="2coio"></form></big></em>

              <s id="2coio"></s>